原油“超级周期”真的结束了吗?直播深度剖析未来5年供需格局

原油“超级周期”真的结束了吗?直播深度剖析未来5年供需格局

Azu 2025-09-30 纳指直播室 14 次浏览 0个评论

一、超级周期的“终结”还是“中场休息”?

原油“超级周期”真的结束了吗?直播深度剖析未来5年供需格局

近期,国际原油市场波动加剧,布伦特原油价格在70-90美元/桶区间反复震荡。市场上关于“原油超级周期终结”的讨论甚嚣尘上,但这是否意味着原油作为大宗商品之王的时代已经落幕?事实上,答案远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。

从历史周期规律来看,原油价格的超级周期往往与全球宏观经济、地缘政治及能源结构转型深度绑定。2008年金融危机后,原油价格一度暴跌,但在2010-2014年间又迎来一轮长达四年的牛市,峰值突破120美元/桶。当前,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,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,但全球原油需求尚未见顶。

国际能源署(IEA)预测,至少在2028年前,全球原油需求仍将保持缓慢增长,年均增速约1.2%。

供给端的变化更为关键。OPEC+持续通过减产协议调控市场,沙特与俄罗斯的协同行动已成为稳定油价的核心力量。非OPEC国家的产量增长存在不确定——美国页岩油成本上升,钻探活动放缓;委内瑞拉、伊朗等地缘政治风险区的产量恢复仍存变数。全球资本开支不足导致传统油田开发滞后,未来三至五年可能面临供应缺口。

地缘政治则是油价波动的最大变量。俄乌冲突、中东局势动荡、红海航运危机等事件不断提醒市场:原油供应链依然脆弱。一旦发生重大供应中断,油价可能迅速冲高。而从金融属看,美元周期、通胀预期及投机资金流动也在短期内放大价格波动。

因此,所谓“超级周期终结”更像是一个被过度简化的叙事。当前市场实际处于“再平衡”阶段——旧秩序尚未完全瓦解,新格局仍在孕育之中。

二、未来五年:低供给弹遇上高波动需求

展望2024-2028年,原油市场将呈现“低供给弹”与“高波动需求”并存的复杂局面。

一方面,能源转型虽是大势所趋,但进程充满波折。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受制于电网基础设施、电池技术瓶颈及政策连续,传统能源仍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。尤其是在亚洲、非洲等新兴市场,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拉动柴油、航空燃油等需求。IEA数据显示,化工原料用油需求甚至可能因塑料及新材料产业扩张而持续增长。

另一方面,上游投资不足的长期影响逐渐显现。2020年油价暴跌后,全球油气勘探开支大幅收缩,尽管2022年以来油价回升,但资本开支仍较2014年高峰低30%以上。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新增产能有限,现有油田自然衰减率(年均4-5%)可能加剧供应紧张。

即便美国页岩油仍具增产潜力,但其成本中枢已抬升至60美元/桶以上,且投资者更偏好现金流回报而非增产,因此短期产量发力大不如前。

政策与ESG压力也在重塑行业生态。欧美多家银行宣布限制化石能源融资,大型能源企业面临减排压力,这进一步抑制了长期供给潜力。需求侧并未同步减速——这种“供需错配”可能成为未来油价波动的主要推手。

综合来看,原油市场未来五年的主旋律将是“结构紧平衡”与“事件驱动型冲高”。油价大概率在70-100美元/桶范围内宽幅震荡,偶发的供应危机或宏观风险事件可能推动价格短时突破区间上沿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既意味着风险,也暗藏机遇——具备成本优势的油气公司、布局综合能源业务的巨头,以及受益于油价高企的油服与化工企业,仍具长期配置价值。

结语原油超级周期远未终结,它正以新的形态延续。读懂供需深处的弈,才能抓住下一个五年的能源财富线索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美原油期货,本文标题:《原油“超级周期”真的结束了吗?直播深度剖析未来5年供需格局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